

朱琦老师口语纯正、表达流利,教态自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整个教学过程从容不迫,有条不紊,教学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本课的教学至少有两大亮点:其一,朱琦老师采用了多种方式组织教学,如教师讲解、师生问答、分组讨论、学生问卷等;其二,教学中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如照片、饼图、口译现场视频、动画等。在短短的二十分钟内,将如此多的方式和手段自然地融入教学过程确乎不易,可见朱琦老师在教学准备上下了很大功夫。 从课程的教学过程看,该课也有不少亮点,下举一例:如讲解social expressions(6'30'')时,教师选取了两个例子,一是见面语,二是宴会前的礼貌语“您比我年长,您上座。”对于见面语,教学中朱琦老师选择了她自己作为口译员参加的当地市长与土耳其总理的会谈,这种现身说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认可度和学习积极性大有裨益。对第二个例子,则采用了学生先分组讨论并给出各小组的译文,最后由教师给出参考译文的方式,这种学生参与、大胆实践的方法值得提倡。 当然,本课的教学也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到文化的三个方面,但教师的处理方法都是以个案的方式涉及其中很少的内容:social expressions谈了见面语与宴会座次的礼貌语,jokes, puns and allusions举了一个笑话的例子, customs and habits涉及了中国人的生肖,这些例子都很妥帖。但文化的这三个方面包含丰富的内容,现在这样处理似乎不够全面。建议能用较短的时间对每一类的主要内容做一概略介绍,然后再进入案例,使学生既见树又见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