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纪要
    2011-10-21 [点击: 次]

2011年10月12日至10月14日,第二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从全国28个分赛区1500多所参赛高校中脱颖而出的60位选手汇聚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角逐中国外语教学的最高奖项。各省、市、自治区的冠军选手们以最精彩的现场授课和即兴说课,展现了我国青年外语教师的时代风貌,展示了高校外语教学理念的最新发展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丰硕成果。这项赛事是迄今为止在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大学英语教学专项比赛,可以说体现了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的最高水平。

一、大赛的创办背景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颁布并得以实施。这一面向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纲要》强调,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应注重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提升教师素质,发展教师潜力。

在此背景下,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于2010年联合发起主办了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首届大赛在教育部及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承办院校、外语学术研究机构及参赛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第一届比赛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成为在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大学英语教学比赛,它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激发了广大教师的教学热情,被誉为是贯彻实施“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政策的重要事件,是教学第一线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比武的重要赛事。它以实际行动贯彻了《纲要》所提出的“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核心任务”的要求。

二、第二届大赛历程回顾

2011年1月16日,为继续办好第二届比赛,大赛组委会在上海组织召开了第二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预备会。几十位专家与评委代表,各承办单位、参赛学校和选手代表们细致地探讨了第二届比赛的具体内容与形式,包括评分标准与奖项设置等细则内容,畅谈了如何进一步办好下一届比赛的想法,也对第二届比赛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各位专家一致认为:第二届教学大赛应该更好地体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精神;应该鼓励与动员更多不同类型的高校参与到比赛中来,使比赛更具有代表性,要能代表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最高和整体水平;教学大赛不应只是教师个人魅力的展示,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比赛交流先进的教学理念,传播科学的教学方法、技术和手段,最终让学生受益,要在第二届大赛的主旨中更好地贯彻这一精神,通过比赛进一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2011年3月26日,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启动仪式,向媒体介绍了第二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的筹备情况。自此,第二届大赛正式启动。主办单位希望通过大赛的继续举办,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搭建起全国性的教学竞赛与交流平台,为我国外语学科建设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在此后的三个多月时间里,28个省、市、自治区的1500多所本专科院校组织了分赛区的复赛与决赛,逾万名大学英语教师参与了地区复赛与决赛。

第二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覆盖的范围更广、参加的院校更多,大赛鼓励不同类型的高校参与到比赛中来。各省分赛区的参赛学校总数比去年有所增加,教师参赛踊跃。比赛更具有代表性,同时选手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经过激烈的角逐,60位来自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宁夏大学、陕西空军工程学院、青海大学、贵州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不同类型高校的选手入围10月12日—14日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决赛。

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决赛代表了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最高水平。根据比赛规则,60位选手分成综合课组和视听说课组2个组别进行决赛。选手们需借助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用20分钟时间为现场的12位学生上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课。全国总决赛采用的是“说课”形式,要求每位选手在规定的10分钟时间内,用英文讲述如何运用教学材料进行教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重点难点解析等,随后进行5分钟的现场问答。每位选手提前30分钟才看到教学材料(综合课组为1000字的英文文章,听说课组为5分钟的视频材料),评委们根据他们对教学材料的理解、对中心思想及教学难点的诠释、课堂设计、语言风格、英文水平、思辩能力及创新意识来给出评判。所有的参赛选手均为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他们年轻、有潜力;他们朝气蓬勃、才华横溢。选手们的水平十分接近,比分的差异往往在零点零几分之间。

最后,天津财经大学的韩子钰老师一举夺得全国总决赛特别奖与视听说课组一等奖两项殊荣,武汉大学的靳奇老师以说课环节近乎完美的表现获得了综合课组的一等奖。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深圳大学、北京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等高校的20位选手获得了两个组别的二、三等奖。这些获奖选手将获得赴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访学深造的机会。

大赛在举办过程中,继续得到了中国日报社·二十一世纪英语教育传媒、圣智学习出版公司(Cengage Learning)、麦克米伦出版公司(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上海文广集团、新浪教育等合作单位的大力支持,人民网、新华社、中新社、China Daily、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各省、市、自治区的近百家媒体对大赛进行了跟踪报道。

三、第二届大赛的意义与影响

这一比赛之所以特别,是因为之前举办的都是针对学生的英语竞赛,而这是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竞赛,它体现了“教学的主导是教师”的思想。这是教学的竞赛,更是教学理念、授课能力、互动技巧与师风师德的展示与比拼,它促使外语界、教育界来共同思考: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怎样才能做到“教有实效、学有实效”?如何回归课堂教学的本质?除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外,大赛主办方还希望通过搭建大赛的平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体系。

第二届教学大赛,涌现了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教师;展现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成功的经验、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理念。比赛在评分标准与奖项设置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规定,评分标准重在体现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效果。大赛鼓励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力求更好地体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精神。大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教育部、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学和研究团体及全国各高校的高度重视。

本届比赛从一开始,教育部高教司就特别关注,对大赛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为大赛的顺利举办打下了基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十分重视,全国共有二十个省、市、自治区的教育厅直接参与了比赛指导,将大赛作为各省、区、市的一项重要教学活动;各省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会或外文学会和分赛区主办单位、承办学校等共同组成的分赛区组委会为大赛的具体实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全国人大常委、教育部原副部长、“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组委会名誉主任吴启迪教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文科处处长刘向虹女士、中国日报社常务副总编辑黄庆女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吴友富、教育部全国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戴炜栋、教育部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守仁等和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教育厅(局)负责人以及参赛高校代表、外语界的专家、评委等近三百位嘉宾出席了10月14日的颁奖典礼。各位领导和嘉宾对大赛的成功举办给予了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吴启迪教授在颁奖典礼的致辞中提到,第二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的规模、质量和影响力,均超过了第一届。它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外语教学体系、理论、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大赛不仅为英语教学界、也为我国的高等教育界搭建了广阔的平台,让我们注重思考如何提升师德和教学水平,如何让我国的高等教育走在世界的前列。

第二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的巅峰之赛。搭建这样一个教师教学比武的平台,有利于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促进教学方法的完善和教学手段的更新;有利于打造高素质的师资团队;有利于打破高校之间的类型差异与地区差异,促进先进教学理念的交流、传播与推广;有利于改变目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鼓励教师重视课堂教学,最终促进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直接关系人才培养的规格,直接关系我国大学基础教育,直接关系国家的未来。透过比赛我们看到,许许多多耕耘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深深地热爱着教学事业和他们的学生。他们是有激情的老师,甘于奉献、敢于创新,构筑了中国大学英语教育事业的坚实根基。相信在教育部的正确领导下,在两大教指委的学术指导下,在全国各高校和教师的大力支持下,“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一定会更成功、更完善,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 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上海广播电视台(RTS)·上海外语频道(ICS)
  • 中国日报社·二十一世纪英语教育传媒
  • 新浪教育频道
  • NYU Shanghai
  • NYU Steinhardt
  • 《外国语》
  • 《外语界》
  • 《外语电化教学》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 《外语教学》
  • 《外国语文》
  • 《外语测试与教学》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