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大学英语组) 成功举办(2)
    2023-03-07 [点击: 次]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教授首先致辞。查校长指出,国家对外语精通、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通晓国际事务和规则、有跨学科专业能力的高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高等教育应担负起高端人才培养的使命和国家责任,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将外语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来认识,实现中国外语教育和外语人才培养的新突破。人才培养需要有明确的培养理念,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有与目标相契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材体系。有了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需要能体现课程和教材立意的课堂教学,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教师。2010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首创“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其立意就是高素质外语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大赛因其严谨、创新、公正、权威,获得了外语界一致的赞誉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从大赛中走出来的一批高素质、高水平,教学技术精湛又有改革创新精神的青年教师,已经成长为高校外语教学的中坚力量,也成为外语学院青年教师的学习榜样。希望参赛选手将比赛的收获、心得带入日常教学之中,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浙江大学副校长  何莲珍教授
浙江大学副校长 何莲珍教授

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教授表示,本次大赛又一次让全国外语界观摩了一场精彩的教学技能比武。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要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在比赛中,我们看到参赛教师们能够较好地运用多样化教育理论和适宜的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与外语教育有机融合,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拥有宽广的视野,坚定的文化自信,以及远大的抱负和责任感。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作为国家一级出版社,深耕外语教材出版,多年来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举办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令人钦佩。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大赛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人才培养服务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助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大学英语教师队伍。

华中科技大学  徐锦芬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徐锦芬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徐锦芬教授代表评委组对视听说课组比赛进行点评。她对选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语言基本功好、文本解读能力强;思辨能力强,综合专业素养高;教学目标清晰,思政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台风,教态自然;教学内容有创新、有特色。此外,她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要更加突出视听说课的特色。厘清“视”与“听”的区别、“视听”与“说”之间的关系以及视听文本与阅读文本的区别;二,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要思考如何推动视听说教学的深层次变革;三,应更加关注有效课堂教学应具备的特征。比如教师要加强教学目标之间的层次性和关联性,注重从“教”到“学”的转换,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与经验逐步建立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等;四,加强课堂互动的“互动性”。师生互动时不是一对一交流,而是与整个课堂交流;加强每一次反馈的针对性与灵活性;设计小组互动时要避免随意性;五,更加关注语言层面。语言点不仅限于词汇,语法、语音也要关注;不能忽视母语的作用;六,加强外语教学理论知识及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西南大学  李力教授
西南大学 李力教授

西南大学李力教授代表评委组对综合课组比赛进行点评。他首先对本次大赛的选手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大赛创办十三年以来教师教学水平的进步让他有满满的成就感,本届大赛选手的辛苦备赛也让他非常感动。在点评中,他提出,综合课的核心是阅读,教师要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同时时刻积累语言知识;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具有批判性思维,不应完全依赖文本,与学生的互动不应具有“预设性”;教学设计应具有创新性,要脱离套路,走出舒适区。他希望参赛选手们要成为“种子”,带动更多教学技能优、语言能力佳、思维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共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上海广播电视台(RTS)·上海外语频道(ICS)
  • 中国日报社·二十一世纪英语教育传媒
  • 新浪教育频道
  • NYU Shanghai
  • NYU Steinhardt
  • 《外国语》
  • 《外语界》
  • 《外语电化教学》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 《外语教学》
  • 《外国语文》
  • 《外语测试与教学》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